维权效率“伤透”消费心 旅游市场“复活之路”又落一坎
因受疫情影响,不少消费者取消了春节期间的出游计划。但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在取消疫情期间的出行订单后,却遭遇退款难等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显示,疫情期间,旅游退订扣费高、退款不及时问题突出,而民航部门客票退改政策落地执行难位居出行投诉类首位。
据报道显示,一些消费者几乎每天都要找客服沟通退款,却屡遭拖延、拒绝,甚至“反映个把月才退了个零头”。这样的维权效率,不仅令消费者心寒,而且也会影响到旅游平台及旅游行业的形象,长远而言不利于行业的复苏。
具体来看,有的消费者明确收到无损退款承诺却遭中途变卦;有的消费者申请退款后迟迟没进展。而中消协3月15日发布涉疫情投诉总体情况显示,疫情期间退订投诉多发,集中表现为旅行社、平台等售后服务跟不上,部分平台、旅行社承诺退款后退款不及时,部分旅游经营者拒绝退款或者要扣除高额费用等问题。
消费者遭遇的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相关企业责任意识缺失,突出表现在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漠视。倘若旅游企业站在消费者角度多考虑问题,一些问题并非难以纾解。未必非得要消费者投诉才给予处置。比如,旅游企业依法并出于公心优化交易规则,并及时公示相关政策及处理进度,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以及相关权益,消费者满意了也是对自家生意的肯定。
事实上,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日前下发的《关于妥善处理疫情旅游投诉的若干意见》明确,旅游企业应当在扣除实际支出且无法挽回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旅游企业对于不能退返的费用,应提供明确的支出且不可退还费用的证明材料,确保旅游者的知情权。也就意味着,旅游企业遵此行事同样有助于维护好各自权益。
不必讳言,此次疫情是对旅游企业的一次大考。越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旅游企业越应该尊重消费者权益,尤其是应该增强自律。唯有让消费者享受公平合理的服务,避免让消费者陷入“交费容易退费难”的尴尬境地,才能构建起令消费者满意的消费环境,而这也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所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