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证监会解答:债券市场如何支持企业发展、防控疫情?
债券市场如何支持企业发展、防控疫情?
债券市场是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证监会积极采取多项措施,通过债券市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2020年1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到100.4万亿元,产品涵盖了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公司信用债、同业存单、熊猫债等多类品种。
人民银行、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相关部门建立债券发行“绿色通道”,延长债券发行额度有效期、合理调整信息披露时限等针对性措施。同时,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并充分利用线上办理业务,确保债券市场发行登记、承销分销、付息兑付、交易结算等各项业务顺利进行。此外,加大受疫情影响地区机构发行登记、交易、托管等费用减免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在市场各方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发行支持疫情防控债券236只、2095亿元,用于防护及医疗物资采购生产及运输、防疫基础设施及医院施工建设、民生保障、物价稳定等疫情防控领域。
2019年企业部门债券净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近13%,成为除贷款之外实体企业获得资金的第二大渠道。
当前背景下,债券市场如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此,上述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创新,提升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提高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便利条件。继续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资本债券,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加强违约风险监测预警,健全债券违约处置机制。
新证券法施行对债券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新证券法已于3月1日起开始施行,对债券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上述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规定,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品种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等,由人民银行及其指定机构依照现行有关规定管理。商业银行等承销机构、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仍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常开展业务。
关于下一步相关制度安排,上述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等部门将继续在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市场普遍关注的债券市场违约与风险处置机制建设,上述两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另外,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三项基础性制度,进一步明确银行间市场债券违约的处置路径和市场化处置手段。近期,又针对发债企业进一步推出债券置换试点,为发行人主动管理债务提供机制便利。
此外,上交所、深交所也明确了债券回售撤销、回售转售、发行人债券购回相关业务的开展流程,推动企业化解回售行权的偿付风险,规范、优化发行人的债务管理。
近期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哪些进展?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证监会持续优化完善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制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末,境外发行人累计发行熊猫债3816亿元人民币;有814家境外法人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2.3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整合QFII/RQFII与直接入市渠道,同时允许境外投资者选择多家境内金融机构柜台交易、通过主经纪商或者直接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外汇风险对冲。证监会积极扩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渠道,研究制定交易所市场熊猫债管理办法。
日益开放的中国债券市场,获得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彭博和摩根大通等国际债券指数供应商先后将中国债券纳入其主要指数。
关键词: